18款禁看黄b入口免费_精彩内容点击由此进入_麻o豆o传媒精品入口3

程艺:安徽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合作委员会2010年年会上的讲话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06-03浏览次数:2129

凝心改革   合力发展

­——在安徽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合作委员会

2010年年会上的讲话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  省教育厅厅长  程 艺

201028

同志们:

刚才,传海同志就安徽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合作委员会成立以来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2010年的工作进行了规划和设计。我认为,合作委员会去年522日成立以来,秉持“开放,创新,合作”的理念,根据章程要求,在专业建设、教学管理、学生工作、对外交流、服务社会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工作,在打造强势、发挥优势、形成合势,引领事业发展、引导教学改革、服务经济社会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教育厅对合作委员会的工作十分重视,希望通过委员会的工作构建我省示范院校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使我省示范院校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和国际合作,推动安徽 “高教强省”、“职教大省”建设。本次年会,将交流工作经验,探讨深层次的合作渠道。借这个机会,我结合高职教育形势和要求讲几点意见,供大家讨论时参考。

一、明确方向,在引领高职事业发展上作表率

十年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增加,高职教育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以《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为标志,教育部提出了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和设想。六年前,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推进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紧缺型人才特别是机械制造类人才需求的日益迫切,以《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中的十条意见为标志,教育部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导向,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培养高技能紧缺人才,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方式方法改革的一系列要求。四年前,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深入和高等职业院校进入相对稳定发展的新阶段,为引导院校更新理念,拓宽视野,强化内涵和特色,全面提升质量,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中的九条意见为标志,教育部提出新阶段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明确高职教育是一个类型,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人才,实行的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强调的是双师结构和专业教学团队作用,强化的是实践环节教学。同年,启动了100所国家示范院校建设。最近几年来,高职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我省提出了科学定位,分类指导,特色发展,多元发展的要求和应用性高等教育理论框架,高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

十年磨一剑,高职教育发展定位明确,作用已经显现,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地位不可替代。面向未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都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进一步显现,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然而,当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难看到,高职教育的办学模式、培养体制、管理机制、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教育资源等方面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完全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高职教育要坚持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中心,积极服务于人力资源强省建设,服务于高教强省、职教大省建设,服务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在高教强省、职教大省建设中,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定位在中专升高职、高职升本科的过渡,也不能定位在高等教育中的最低层次,而要定位于人力资源强省建设的中坚力量。关于高职的发展,我去年429日在安徽职业技术学院调研时曾经和大家交流过看法。主要有四点:一是高职教育会继续得到大力发展,而且呈区域化特征。二是将形成系统的职业教育体系。三是在形成各类教育的“立交桥”中地位重要。四是高职的办学模式更加灵活。我今天要作些补充,一是除了区域化,还有强化行业特色、技术和专业特质;二是除了形成系统的职业教育体系,还要为构建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服务;三是将成为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的重要力量。

 二、抢抓机遇,在合力发展上争取更大作为

合作委员会要树立整体发展意识,带动全省高职教育发展;要树立全局意识,与全省经济社会共同发展。这就需要合力发展,集示范学校、全省学校的优势形成整体优势;这就需要借台、借场、借势发展,借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传媒、社会平台和重大机遇发展;这就需要借力发展,全面实行校企合作、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当前要抓住以下两点。

一是要抓住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机遇,主动服务,乘势而上。最近中央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推进自主创新。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调整,是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我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已经被列入国家级经济发展的“特区”,同时,我省被列入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之一,其核心内容不仅包含了皖江城市带,也包含了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从全省来看,新型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我们要敏感地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主动契入,担负起为自主创新提供人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重任。首先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着力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为自主创新提供人力资源。更加注重培养更多适应新兴产业自主创新需要的、企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更多适应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各类实用性人才。其次要充分发挥服务功能,使学校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专业发展与产业发展互为依托,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实现自主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在具体办学上须以应用为根本,市场为导向,服务为宗旨,树立特色意识,实现特色发展、多元发展,适应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学校要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地方发展,投入到自主创新中,发扬优势,瞄准技术领域、人才领域需求,抢抓机遇,适应市场,提高贡献度。要摸清本校的优势和特点,选择好服务的对象,改革陈旧的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各校要对区域行业企业人才情况和需求情况作调研,结合行业、区域支柱产业群的现状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进行专业的调整和集成,确定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及其相关的专业群,形成优势和特点,带动与其相关的专业建设,形成各自人才培养优势。

二是要抓住国家和省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机遇,争先进位,率先发展。国家正在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省也将开展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研制工作。规划的核心目标就是围绕提高质量和教育公平,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实现人力资源强国、强省目标。据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将会提出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优化高教结构,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并出台一系列重大项目,进行一系列重要改革试点,要再建100所国家级示范高校。这对我们已进入省级示范尚未进入国家队的高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代表安徽争取更多的高校有机会成为国家示范。去年,高教强省被列入省委常委重点工作,今年要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重点推进高教强省工作。5年来,我省高职学校有25个实训基地建设获中央财政支持,支持资金达4030万元,3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获得9800万元中央财政建设资金。去年,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示范性院校验收中取得优秀成绩,获得国家500万奖励,今年上半年还有2所学校国家示范学校要接受验收。据悉,在一期建设的基础上,还将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二期建设,对一期建设中成绩显著的学校继续支持。希望有高校积极争取。另外,我省的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今年继续实施,已确定启动包括省级示范院校在内的7个项目,开展评审、建设。这些都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机遇,要发展就要抓住这些机遇,抓住了机遇就会促进改革、发展,这就是循环发展。

三、攻坚克难,在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上力求突破

高职教育的改革,重点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难点是师资和实训条件建设,关键是体制机制改革。我们寄希望于合作委员会在这些领域率先突破。

一是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上突破,使培养模式有高职特色。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讨论了多年,打破学科式传统教学问题强调了多年,但是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要彻底改革,就要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重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要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突出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抓住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学校要明确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什么,特色在哪里,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行订单培养、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做一体、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方式教学,建立不同专业的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要特别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教给学生新颖的知识、实用的技术。要通过情境、现场来提高学习效果,培育文明习惯,提高职业素质。专业核心课程和教学内容应覆盖相应职业资格要求,教学要做到学中做、做中学,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希望合作委员会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就以下三方面进行合作探索,先行先试:一是组织优势力量集中开发符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核心课程;二是引入模块化概念,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三是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训练。

二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突破,使师资队伍有“双师”特点。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教育的一个弱项。这个弱项不解决,教育水平无论如何上不去。师资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培养与培训结合,引人与引技结合,依托行业企业,努力构建“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形成高职教育师资特色。培养教师应分类进行,各有侧重,对于专业课教师,要通过产学合作项目、科研与技术服务项目,采取顶岗、挂职、职业培训等方式重点培养其实践能力;对于基础课教师,要重点培养其专业素养,增强其对专业的认识和服务专业教学的意识;对于外聘兼职教师,要重点培养其教学能力。合作委员会要下工夫围绕师资培养的这些要求,积极探索有效实现形式。要加强学校之间合作培养,实行跨校之间挂职交流、互派工作;加强校企之间合作培养,实行教师实质性到企业挂职锻炼制度,限时间限工种限效果,加强管理;要加大联合招聘,共建人才库,共建考核机制。

三是在实训基地建设上突破,使资源更加有效利用。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教育的一个短板。合作委员会要下力气,改变建设思路,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要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完善机制,以高职院校为主体,调动企业参与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建成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模拟就业于一体的各具学校特色的多功能实训基地。安徽职院提出来的“一二三四”是个很好的思路,值得大家研究借鉴,即创造一个环境——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工作现场一致的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完成两类训练——基本能力训练和综合能力训练;实现三项任务——实践教学任务、职业技术培训任务与职业技能鉴定任务;体现四大原则——职业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共享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要通过几年时间的努力,使合作委员会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达到一流水平。要在成员院校集中的合肥、芜湖两地,以成员院校为主建立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统一管理、对外开放的公共实训基地,实行模块化建设,在资源、管理、服务等方面联合与协作。

四是在争取资源上突破,使学校成为社会的学校。一要争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系统资源,二要争取行业主管部门的资源,三要争取地方政府的资源,四要争取企业的资源。要认真研究国家和我省出台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例如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中,会有不少关于职业教育的有关政策。要重点强调以贡献求支持,特别是在争取地方政府、企业的支持方面,更要首先考虑能为社会、企业做什么。

五是在扩大开放上突破,使培养视野更加开扩。一要广泛开展与境内外职业教育的广泛合作;二要面向大职业教育开放,联合部分优质中职资源,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三要面向合作委员会外的高职院校开放,把委员会好的做法和想法推介出去,因地制宜,开展合作。

六是在品牌创建上有所突破,使合作委员会成为社会认可的标准制造者。一是在在教育教学、实习实训以及招生、就业等方面不断创造合作委员会的品牌效益。二是探索合作委员会今后的发展模式,从示范院校的“俱乐部”向职业教育标准的制定者方向转化。通过标准的制定,提高高职教育水平。

 四、创新模式,在深化合作上有大动作

近一年来,合作委员会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据我了解,合作委员会的网站正式启用,教学管理工作协作组、学生工作协作组、专业建设工作协作组分别成立。电类专业协作开展的《电工基础》、《电子技术》以及《电工与电子技术》(非电类)三门课程的课程标准与题库建设已完成。对“综合素质与职业素养”课程整体方案及课程标准进行了研究,核心课程正在开发。合作委员会还开展了一系列交流活动,沟通信息、密切关系,对口支援、寻求合作,对一些重点领域改革的研究正在起步。委员会的工作受到舆论和业界广泛关注,其影响力和作用正在显露和发挥。但是,也要充分认识到,我们的合作机制还没充分建立起来,资源的共享度仍然没有较大的突破,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合作深度不够,合作效果尚未充分展露。如何把合作委员会的工作推向新高度,是这次会议要讨论、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借此机会,我就加强合作委员会相关工作提几点建议。

一是合作体制,要长效实用。要围绕全局,着眼长远,建立长效实用的合作体制。这个体制包括合作委员会示范引领高职院校共同发展的引领体制,合作委员会内外部高效和谐的组织系统,协作组和高校之间协同配合的运行系统,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保障、行政与党委领导之间协作体制,都要进一步健全完善。

二是合作机制,要向下延伸。院校层面的合作,只是办学理念的合作,是宏观层面的合作。中层和系部的合作是专业建设的合作,教师之间的合作是教学改革的合作,学生之间的合作,则是学习的合作。请合作委员会真抓实干,将合作向下、向实处延伸,全面进行专业、教师、学生之间合作,开展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实行校际学生交流,共同探讨学生管理制度、方法和途径,创新学生管理的模式;要组织开展校际教研、科研与社会服务项目合作,实行资源共享,互聘教师,组建跨校的教师梯队共建教学团队;互相开放实验室和实训、实习基地;互相开放图书馆;联合举办技能比赛。

三是合作平台,要不断拓展。合作委员会要建立共享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平台,要搭建统一开放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共建信息服务平台。还要共同申报各类建设项目,共同开展基地建设。要以示范院校合作委员会的品牌,加强国际间高等职业教育的交流、交往与合作。

四是校企合作,要力求突破。要与行业企业合作,引进技术、管理和服务、资源、智力,实实在在进行校企合作办学,引入外脑、外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借梯登高。开展校企合作,一是要了解行业企业发展趋势、产品和技术变化动态,参与行业企业的技术开发,并在此基础上与企业合作开展专业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改革要请行业企业人员参与。要广泛吸纳企事业单位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二要依靠企业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和实际工作,进行仿真模拟实习。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提高教师自身的技术技能水平。合作委员会要建立实训基地体系,建设一批固定的、紧密的企业基地,使学校和学校、企业和企业、企业和学校、教育和行业、知识与技术相互弥补。

五是合作方式,要规范有序。要积极研究、探索出有效合作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使合作的新方式层出不穷,使合作的效果能相互叠加。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合作务须规范有序、合理合法,使学生的根本利益得到根本维护,创造高职教育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

同志们,时代给予了我们从事高职教育工作者一个奉献智慧、展现才能的大好机会!希望我省的高职教育掀起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实现新一轮事业大发展,谱写服务区域科学发展新篇章。希望大家真抓实干,努力创新,开放合作,将合作委员会平台打造成安徽高职教育的增长极。省教育厅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合作委员会的发展,鼓励先进,支持改革,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模式乘着合作的翅膀,沐浴着改革的春风,满怀创新的欲望,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相信合作委员会必将腾飞的更高更远。去年是结盟,今年要立誓,成为共同体,在精诚合作、互帮互助中,找到最佳切入点,挖掘合作的潜力,在默契中相互升华。

谢谢大家!

 


返回原图
/

 

大渡口区| 湖南省| 同德县| 青海省| 新疆| 晋城| 乌审旗| 南涧| 通海县| 宁波市|